(二)、加強施工工序的質量管理 1、重視土壤的處理工作 土壤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植物今後的生長,要對其進行理化性質化驗分析,從酸堿度、孔隙度、透水透氣性以及持水性等進行分析、測試,再采取相應的消毒、施基肥、客土等措施。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、客土質量、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、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關要求。 2、定點放線的處理 一般要求位置準確,標記明顯,種植穴標明中心點位置,種植槽標明邊線,但特殊情況又需靈活處理,如分車帶中栽植喬木,遇路燈燈柱時,因有與燈柱保持2米距離的規範要求,放線時就須靈活處理,適當調整株間距離。另還有行道樹的定點,由於道路兩側地下管線、消防栓、商店等因素,時常要適當作些調整。 3、種植穴、槽的挖掘 種植穴、槽的挖掘視苗木根係、土球直徑、土壤情況來要求,尤其是土質較差的種植穴一定要挖深些,然後進行施基肥和客土,以創造有利於植物生長的小環境。 4、把好苗木質量關 對苗木的品種、株形、冠幅、高度、幹徑、土球大小、根係發育情況等嚴格把關,選擇符合設計要求、生長健壯、無機械損傷、無病蟲害的優良苗木。 5、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應對苗木根係、樹冠進行修剪,拆除帶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爛的包裝物;帶土球的喬木栽植時,種植穴底部要踏平,裸根的,種植穴底部要將土填成錐形;填土時要分層壓實,.好用鋤把搗實,不留空隙;注意觀賞麵的朝向。 6、澆定根水 栽植後24小時內必須澆定根水,且要澆透。 7、固定支撐 5厘米以上的喬木應設支柱固定,固定物應整齊養觀。 隻有嚴格按施工工序操作,每道工序完工後,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繼續施工。逐道工序交接檢查一環扣一環,才能**施工質量。 8、舉例說明:用於停車位的植草格質量控製(有圖在.後邊) (1)、地基土應分層夯實,密實度應達到85%以上;屬於軟塑-流塑狀淤泥層的,建議拋填塊石並碾壓至密實。 (2)、設150厚砂石墊層。具體做法為:中粗砂10%、20-40粒徑碎石60%、粘性上30%混合拌勻,攤平碾壓至密實 (3)、設置厚60穩定層(兼作養植層)。穩定層做法為:25%粒徑為10-30的碎石、15%中等粗細河砂、60%耕作土並摻入適量有機肥,三者翻拌均勻,攤鋪在砂石墊層上,碾壓密實,即可作為植草格的基層。 (4)、在基層上撒少許有機肥,人工鋪裝植草格。植草格的外形尺寸是根據停車位的尺寸模數設計的,一般在鋪裝時不用裁剪;當停車位有特殊形狀要求或停車位上有汙水井蓋時,植草格可作裁剪以適合停車位不同形狀的要求。 (5)、在植草格的凹植槽內撒上20厚的種植土。 (6)、在植草格種植土層上鋪草皮或播草子。鋪草皮時需將草皮壓實於種植土上。澆水養護待草成活後即可停
(三)、認真實施規範。2001年5月1日實施的GB50319-2000國家《建設工程規範》,是搞好工程的總綱。作為園林綠化工程企業,毫無疑問的應當全麵認真地貫徹實施,但是目前在對該《規範》的認識與執行上情況千差萬別。有的以為《規範》束縛了手腳,工作不痛快,尤其是在對資料的整理上感到勞師費事。有的在具體運作中抱著無所謂的態度,隨意應付,馬虎了事。因此,必須加強對《規範》重要意義的宣傳;舉辦對《規範》內容的學習培訓;結合實際進行重點指導。以求從根本上提高對《規範》執行的自覺性,力促園林綠化工程行為的規範化。 三、培養高素質的隊伍 工程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,如何培養一支事業心強、專業技術過硬、不怕艱苦的隊伍,是園林綠化工程刻不容緩的任務。為此,必須做到“五個堅持”。 1、堅持“守法、誠信、公正、科學”的原則。守法、誠信是的前提;科學是的手段,即實事求是的方法;公正是遵循這一原則的核心。對於工程來說,始終堅持公正的立場,這是由的特定使命與所處位置決定的。既不能強調維護甲方的利益而置乙方的利益於不顧,也不能喪失原則立場,與乙方竄通一氣,來損害甲方的利益。 2、堅持強化公司內部管理。公司要進一步規範員工的行為而製訂的一整套相關的規章製度。如工作守則、崗位職責、分配製度、考核辦法等等。這些規章製度的貫徹實施,對於統一思想認識、約束隨意行為、監督成效、增強凝聚力無疑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。 3、堅持樹立牢固的服務宗旨。是企業行為,它必須走出去,以不斷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。為此,有否強烈的服務意識,是市場競爭能力的一大標誌。這裏的服務,指公司的信譽度、外部形象、也指一定的宣傳公關能力。 4、堅持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。由於人員來自於社會各個不同的層次,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及年齡不盡相同,尤其對那些剛出校門的專業人才,他們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。因此,開展經常性的專業知識培訓,相互交流實踐經驗,尤其顯得重要。 5、堅持發揚不怕艱苦的團隊精神。不同於質監部門,他必須天天堅持在工程..線,時刻掌握工程動態,有時還要連續跟班旁站,特別是對於那些道路、水庫、海島等配套綠化工程,因為距離遠、戰線長、點分散,加上氣候不穩定,工程來回奔波十分辛苦勞累,這就要求現場人員特別要發揚吃苦耐勞、艱苦奮鬥和相互協作的精神,才能夠圓滿完成工程任務。